缘由起自一次偶然听到陶泉乡里有一位民间奇人,曾被《邯郸晚报》报道为“泥腿子艺术家”,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,于是决定这一次走进大山,去拜访下这位艺术家当即我们(燕赵农村报小记者临漳工作站一行7人其中小记者6名)就联系了暴老师,10月5日踏上了这次长达100公里的上山之旅。在车上大家也探讨了一下有关“陶泉”名字的来历。据史料记载说早在元代初年,就有先民居住于此,由于当地极度缺水,村民为寻找泉水,反复淘挖泉眼而得俗名“淘泉”,而后被雅化为陶泉。 陶泉乡紧邻峰峰矿区西部,四面环山,山峰层峦耸峙,松柏、槐树、枣树、核桃树、花椒树和柿子树等各种植被茂盛,这里处处洋溢春的气息。地势呈现为西高东低,自然风光秀丽。这里山坡上呈现出层层梯田景观,曲线优美,错落有致,山脚下的几处古村落星罗棋布,民风淳朴,犹如处在群山环抱的天井中,当地人有“七天井,八陶泉”的说法。到了目的地 只见年逾八旬的他精神矍铄,一身戎装,胸前挂着各种奖章,等候着我们。走近了看中等身材,头发茂密,面庞黑红,身板挺直,思维活跃,说话语速很快,记忆力超强,面貌气色和精神状态根本不像一位已经75岁的老人。他热情地把我们引到他的家中,进入堂屋,首先映入眼帘,印象深刻是桌子的一副画 子归图 上文:我念弥陀归心似箭 下文:弥陀念我望眼欲穿 最后的横批:我终于回家 在禅宗文化里,“子归”也有回归本心、觉悟的含义。“子归图”可能是一幅蕴含禅意的画作,通过特定的意象,如僧人、山水、古寺等元素来表达对心灵回归、自我觉悟的追求。例如画面中可能有一位在深山古寺中静修的僧人,周围是宁静的自然景色,象征着通过远离尘世的喧嚣,回归到内心的宁静,实现心灵的“子归”。这也体现了暴老师回归山林,远离尘世的喧嚣。专心搞艺术的决心剩下的则是各种各样的奖项。后来暴老师把我们领到了二楼平时他练习创作的地方,在路上墙角里摆放的各种手工作品 可见平时暴老师对手工制作也有很大的兴趣。一上二楼便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。 我们当即就问了下暴老师的创作历程谈话间,他即兴用唢呐吹起一曲农民致富歌,高亢激昂;他还能写黑体、楷书、行书、隶书、篆字、喜鹊体、香炉体、人背字等九种字体。这次给大家印象深刻的,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书写的“人背字”技艺,妙趣横生。因为每个字中画有人物,姿态各异,像人物肩膀上背着字一样,故名“人背字”。这种字形的书写技艺濒临失传,过去在古庙中出现,是庙宇里特有的一种字体。他从一家几代人给庙宇从事塑像彩绘的邻居宋红生家中,找到了一百多年前的繁体文字资料,潜心钻研,终于构思巧妙、静心设计出人和字形相互依托,动静结合,和谐统一,回味无穷。 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暴老师有浓重的家国情怀,虽身居陋室,仍胸怀天下。今年4月马英九参访大陆,参加轩辕黄帝公祭,走访中华文化古迹,亲身感受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。举行习马会晤,他心情激动,随即作诗一首,写成书法作品,表达希望台湾早日祖国怀抱的心愿,精心装裱后挂在工作室墙上。 同时,在暴老师讲述作品时他也说出了在以前多么艰苦的环境 依旧不停止学习。他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条件真的艰苦,5分钱的铅笔不舍的买,用舌头在嘴里一笔一划的练字,可见当时条件的艰苦。但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 暴老师也没停止过学习的脚步,所谓学无止境也就是这样了吧。 暴元学的人生旅程起始于磁县陶泉乡杨家庄那片质朴的土地。1947年出生的他,命运的开局并不顺遂,早年丧父让家庭陷入贫寒的泥沼。在艰苦的环境中,他仍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初中的校门,然而,国家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,他响应号召回到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,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。 1966年,他走进峰峰矿务局二矿,成为一名井下采煤工。黑暗的矿井下,他挥洒着汗水,而艺术的种子却在心底悄悄萌芽。命运的转折悄然来临,他被调到矿上宣传队当业余演员,从此踏上了艺术之路。随后在矿机关工会、峰峰矿务局文工团的工作经历,更是让他成为矿上不可或缺的文艺宣传骨干。他在不同的岗位上汲取着艺术养分,丰富着自己的艺术素养。1987年,他来到九龙口煤矿,曾任四届矿长助理、地面调度,即便在这些看似与艺术关联不大的岗位上,他也从未放下对艺术的热爱。2007年退休后的他,依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,到临漳戏校当老师,后又到小屯矿工会帮忙工作四年。暴元学在艺术领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多面才华。他的书法造诣深厚,能写黑体、楷书、行书、隶书、篆字等多种字体,而其中的“人背字”字体堪称一绝。这种独特字体的创作灵感源于古庙中独特的文字呈现形式,他从邻居家中找到的百年文字资料更是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经过长时间的潜心钻研,他设计出了人和字相互依托的“人背字”,字中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仿佛人物肩负着文字的重量,承载着古老文化的韵味。在文艺表演方面,他是当之无愧的全才。他出口成诗,歌声婉转,戏曲唱腔韵味十足,能表演十几段快书。拿起笛子唢呐,悠扬高亢的曲调便倾泻而出;双手在各种民族乐器间游刃有余,无论是板鼓、二胡还是琵琶,他都能演奏出动人的旋律。他曾先后为豫剧、平调、落子、槐调、坠子、四股弦等剧团帮忙演奏,他的艺术才华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。 暴元学的作品充满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。他积极投身家乡的文艺宣传工作,两次代表陶泉乡参加磁县喜迎党的“十八大”“十九大”文艺演出和市“欢乐乡村行”演出。他自己编创了十余首题材广泛的歌曲和快书,这些作品聚焦反赌博反诈骗、传承好家风、移风易俗等社会热点问题,以幽默风趣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。他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,在陶泉乡中学举办书画展,用书画这种直观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,向孩子们传递爱党爱国的思想,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国主义的种子。 退休后的他回归大山老家,生活依旧充实而富有意义。他累计开垦整修出100多块梯田,用自己的双手在土地上书写着对家乡的热爱。他还利用闲暇时间砍荆棘捡树根,精心制作根雕和拐杖,将自然的馈赠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品。暴元学的一生,是艺术与生活紧密交融的一生。他从乡土中走来,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大山的坚毅,用自己的经历和作品诠释着艺术的多元与无限可能,他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,更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家。 随后,暴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“炉峰山”。炉峰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陶泉乡北王庄村西,是太行山南端较高的山峰之一。海拔1088米,炉峰山森林植被极为丰富,山势集雄、险、奇、秀于一身,风景秀丽,景色宜人,环境幽雅。从山底到半山腰登山途中的28盘,十分险峻壮观。登上石梯到达南天门,让人觉得有惊无险,犹如一步登天。炉峰山有一颗长在石头里面的坚强树,是一颗千年榉树,也叫榔榆树,三人合称才能抱住,所以被称为“华夏第一榆”。暴老师犹如一株山谷中扎根岩石缝隙的劲草,以自己的翠绿生机和蓬勃向上的茎叶回报阳光的沐浴和滋育。他是一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,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力量。 艺术人生!精彩人生!拼搏人生!奉献人生!暴元学,一位大山培育和走出的乡土艺术家。他也被称为“泥腿子艺术家”。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、顽强执着和敬业奉献精神做到了。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,心存报效国家之心。 这次采风活动行程满满,收获颇丰,真是不虚此行。最后我们分别与暴老师握手,依依惜别…… 燕赵农村报小记者临漳工作站
|